返回: 前车之鉴
恩和加力根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案件的分析
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检察院          2016年11月22日  


一、基本情况

自然情况:恩和加力根(曾用名白恩和),男,1960年6月 24日出生于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开鲁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开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住通辽市科尔沁区。恩和加力根于2014年9月23日,因涉嫌滥用职权罪经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决定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决定被依法逮捕;同年12月31日,被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检察院以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向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4月30日,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法院以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一审判处恩和加力根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一)贪污事实: 

    2005年1月至2013年底,恩和加力根担任开鲁县商务和粮食局局长期间,私设小金库。于2006年至2012年,恩和加力根个人以借据等形式,先后从单位现金管理员熊立辉管理的小金库中借走现金共计39.7688万元。其中10.7万元用于公务支出。2014 年4月份左右,恩和加力根担任开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为了使剩余的29.0688万元难以在小金库账目中反映,无视工作程序,直接插手财会工作,销毁有关账目,利用虚假票据进行平帐。案发后,恩和加力根将此款退缴。

   (二)滥用职权事实: 

    2009年至2012年,在开展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申报和发放过程中,时任开鲁县商务和粮食局局长恩和加力根在没有发生病害猪无害化处理情况下,虚构事实,先行确定各养殖户和屠宰企业申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头数,安排副局长李贵森、周杰和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张玉忠与养殖户和屠宰企业联系,由张玉忠具体负责指导养殖场及屠宰企业,按照恩和加力根先行确定虚报病害猪数据填写制作《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记录表》、《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申领表》等材料,并以给当地检疫人员每头病害猪10元钱报酬协调检疫人员在虚假的申报材料中签字盖章,由恩和加力根、李贵森、周杰等人在审核栏中签字加盖商务和粮食局公章后,将申报材料报至开鲁县财政局,财政局根据商务和粮食局虚报病害猪数据拨付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致使国家财政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专项补贴资金590.476万元被套取。此款全部进入单位私设小金库帐目中。恩和加力根、张玉忠、周杰、李贵森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虚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数据,致使国家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二、犯罪特点

(一)利用职务,以权谋私。2014年4月份左右,已升任开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恩和加力根,不想归还他担任开鲁县商务和粮食局局长期间,在单位小金库借出的款项,无视工作程序,直接插手财会工作,采取虚假票据平帐、销毁有关账目等手段,使近30万元资金难以在小金库账目中反映。

(二)精心谋划,方法隐蔽。恩和加力根充分利用开展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之机,在填报数据时,先是确定申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头数,接着安排副局长李贵森等人与各养殖户和屠宰企业联系,填写制作虚假的申报材料,为了让检疫人员签字盖章,又暗中协调给检疫人员每头病害猪10元钱报酬。开鲁县财政局看到加盖公章的虚假申报材料,手续完备,没产生任何疑问,对恩和加力根等人的欺骗行为更是毫无察觉,于是按照申报数据将专项补贴款分批拨付到位,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三)共同犯罪,形成窝案。恩和加力根为了抽回小金库中的借据和证据,有的帮助到宾馆、饭店、粮行开具假发票;有的帮助签经手人。更有甚者,在开展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作中,副局长李贵森、周杰及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张玉忠均参与滥用职权虚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数据。恩和加力根将套取的国家专项补贴款,及参与截留的正常发放给养殖户的补贴资金和无害化处理费用等全部纳入单位私设的小金库账目中,然后以借款形式将小金库部分资金据为己有。

(四)性质恶劣,危害极大。恩和加力根伙同张玉忠、周杰等人滥用职权一案,不仅给国家财政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使真正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得不到财政补贴,严重影响无害化工作的具体落实,进而引发私屠滥宰和病死猪肉非法交易。携带传染病的病死猪肉一旦注入市场、走上餐桌,就会对百姓健康造成威胁,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五)执法犯法,败坏形象。商务和粮食局属于行政执法单位,维系着民生领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张玉忠、周杰及李贵森先后均担任过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恩和加力根、张玉忠、周杰等人执法犯法,既败坏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形象,也败坏了行政执法单位工作人员的执法形象。

三、原因分析

(一)放松学习、盲目自大,是走向犯罪的根本原因。 

恩和加力根但任苏木乡镇领导时,每周都要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政治学习,闲暇之时,他还经常自学。应该说曾是一名比较廉洁的干部。但随着职务的升迁,随着“应酬”的增多,恩和加力根开始放松学习,他盲目地认为自己走上领导岗位不是依靠党的培养和教育,而是依靠自身努力的结果。

(二)私心膨胀、思想错位,是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 

     2004年9月,恩和加力根刚当上开鲁县商务和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时,他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但随着个人权威的树立,恩和加力根开始在单位私设小金库,目的是为了疏通上下级关系、慰问有关领导、支付不合理招待费等,以求日后进一步升迁。这种不正之风致使他私心膨胀、思想错位。

    (三)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是走向犯罪的直接原因。 

随着人、财、物等权力逐步集中于一人之手,恩和加力根对待持不同意见者,均予以排斥和打击。在党组会,或局务会上,都是他一人说了算。由于他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以及“一言堂”和“家长式”的霸道作风,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都习惯地与之为“老大”。这种不受任何监督的状况,在开鲁县商务和粮食系统畅行多年,以致于部分班子成员成为恩和加力根滥用职权的帮凶。

四、对策建议

恩和加力根被立案调查时,升任开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仅一年零八个月,却因“蝇头小利”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的制裁,最终酿成他人生的苦酒,这不能不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

(一)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恩和加力根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归根到底,是其放松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改造的必然结果。由于成长过程的顺利和所处环境的单一,使恩和加力根自我陶醉,他把骄人的政绩当成资本。思想上的蜕变,必然导致行为上的腐败,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也就在所难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坚决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二)必须重视领导作风建设。领导作风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看,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领导作风上出问题开始的。恩和加力根平时习惯于身边的人称他为“老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言堂”和“家长式”的霸道作风。领导干部一旦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就会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尤其是领导作风建设,各级组织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引导,从思想上增强他们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的自觉性,从行为上及早发现他们的苗头性问题并予以解决,做到防微杜渐。

(三)必须慎重对待社会交往。领导干部掌控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成为被拉拢的重点对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瞄着领导干部“交朋友”,以获取非法利益。恩和加力根逢年过节请客送礼,经常与有关领导吃吃喝喝,流连于美味佳肴,游离于形形色色的社交场合,久而久之自然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生活情趣低俗,直至腐化堕落。因此,领导干部在交友方面要慎之又慎,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能为了贪图享乐而去。只有时刻检点自己生活方方面面,才能在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赢得主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四)必须自觉遵循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政治规矩”时指出:“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政治规矩反映在党内团结方面,就是不允许借助“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场合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恩和加力根但任开鲁县商务和粮食局局长长达8年时间,班子成员与他形成了利益团伙,与他的关系是人身依附关系。这样的领导集体怎么能发挥出示范带头作用?所以,作为领导干部,要重点加强对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的学习,通过经常反躬自问、反省对照,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真正把纪律、规矩渗透到血液中去。同时要对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做了以后、说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管职位大小、党龄长短,都要始终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

(五)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原则。恩和加力根在大讲廉政勤政的同时却把自己摆在了受教育之外,以身试法。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党还没有建成一整套使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体制机制。在腐败高发的背景下,只有通过强力遏制腐败势头,营造不敢腐的社会氛围,然后才能逐步建立不能腐的制度和形成不愿腐的文化心理。要使官员不能腐,就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腐败难以发生;要使官员不愿腐,就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使官员认识到腐败的危害,进而不去搞腐败。标本兼治要做到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要用严刑峻法来治标,不仅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付出巨大代价,而且在经济上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使之真正得不偿失。也只有这样,用来治本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