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检察官”的无敌秘籍,藏在《蒙汉词典》里
他最爱听的歌,是《我的根在草原》,他与少数民族兄弟守望相助,用真诚与无私,回报脚下的草原。
三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走羊盘、进毡房、一身土、两脚泥的游牧检察官,却也成了牧民离不开的贴心人。
潘志荣,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口岸检察室主任兼希拉穆仁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
他的故事,充满传奇。
潘志荣与牧民图布沁在一起。图布沁是潘志荣所办的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如今两人成了好朋友。
“游牧”检察官的办公法
“脚上的泥越多,离牧民们的心就越近”……多年来,潘志荣自创“游牧”检察官办公法,在牧区免费发放了5000多张“检民联系卡”,被牧民们称为“贴心一叫通”。
一位老人来到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希望得到法律援助,潘志荣与老人交谈了半个小时后,老人满意地离开,潘志荣把大爷送出检察室。
潘志荣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法律诉求。
潘志荣结合实践探索出“会、懂、信、实”牧区工作新方法,即“会蒙语、懂民俗、守诚信、干实事”。潘志荣不是把这“四字工作要领”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刻在了草原上。
潘志荣向牧民多来福宣传法律及举报常识。
学蒙语,翻烂一本《蒙汉词典》
潘志荣是汉族,从小生长在牧区,对蒙语并不陌生,可到检察院工作后,他和牧民讲法律连比划带猜,牧民还是一脸茫然,他急得满头大汗。
“学不好蒙语,工作没法干!”潘志荣翻烂了一本厚厚的《蒙汉词典》,自学了大量蒙汉法律书籍,检察院多了一位精通蒙汉双语的检察官。
潘志荣与同事用蒙汉双语出庭支持公诉。
在法庭上,每当潘志荣运用蒙语指控犯罪的时候,被告人都更愿意认罪服法,觉得他说的是“听得懂的法律”。
潘志荣参与依法治旗集中普法宣传。
潘志荣在牧区普法结束后离开,牧民恋恋不舍。
牧民都仁的侄子吉某醉酒驾驶摩托车交通肇事,致1死2伤。事发之后,都仁不想让孩子坐牢,听说检察院有一位姓潘的检察官,便包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去找潘志荣。
当都仁拿出红包往潘志荣兜里塞时,潘志荣生气地说:“给我钱干什么?你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要把钱用在被害人的赔偿上。”潘志荣给都仁认真讲解了法律规定和事件性质后,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了吉某的交通肇事案。
潘志荣正在将普法展板固定在牧民的蒙古包上。
草原兄弟的好“安达”
潘志荣有很多本蒙汉双语记录的“民情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走访过的达茂旗12个苏木3400多户农牧民群众的家庭信息——谁家孩子要上学,谁家养了多少只羊,有几个电话号码,哪个矿厂存在隐患等。
2013年,潘志荣来到结对帮扶地区,与牧民一起进行打井勘察。
安达,是蒙语中的“兄弟”,这个“兄弟”的分量远远超出普通朋友的内涵。在达茂旗广大牧民心中,潘志荣就是他们的好“安达”。
潘志荣到牧民家里走访。
斯琴大姐的儿子秦达孟14岁那年,斯琴的丈夫罹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家里经济日益困窘,几年后秦达孟考上了大学,却因缴不起学费而无法成行。潘志荣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伸出了援手,每年资助秦达孟1000元学费,直到秦达孟大学毕业。
在达茂旗草原上,得到过潘志荣帮助的牧民家庭还有很多。
潘志荣为兄弟院检察官授课。
和潘志荣一起工作四年的同事苏德莫日根,把潘志荣比作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苏德莫日根刚参加工作时,觉得检察官工作辛苦、待遇又低,曾经想打退堂鼓。但当潘志荣带他承办了一起抢劫案后,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犯罪嫌疑人是三名蒙古族未成年人。一开始他们不配合讯问,无论苏德莫日根问什么都不回答。跑了多次后,苏德莫日根觉得自己真不是干检察官的料。
后来,潘志荣协助苏德莫日根讯问,用真情、真心打开了嫌疑人的口,嫌疑人如实交代了全部案情,还交代了另一起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抢劫案,并当场保证再也不干违法的事。
这次办案经历,让苏德莫日根鼓足了信心,也让他认识到检察官的责任和担当。“潘主任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领跑者,带我不断前进。”
潘志荣与案件当事人沟通。
“铁面”无私也曾给他带来遗憾
有时,案件当事人会来找他说情,潘志荣从来都是“铁面”,但这也曾给他带来遗憾。2004年12月的一个晚上,一个案子上说情的人给潘志荣打电话,说要来家里拜访。潘志荣推说不在家,然后就关了手机,并让妻子也关了手机。
过一阵儿,有人摁门铃,两人就关了灯不出声,听见人走也不敢开灯。就这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们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大喊妻子杨淑梅的名字,推窗一看,是家里人哭喊着告诉她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已去世。
潘志荣与妻子在一起
潘志荣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常年的劳累,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食道炎、关节炎。
一次,潘志荣刚结束巡访回到单位,就接到了牧民的求助电话,他顾不上吃午饭,马上赶往事发地处理。直到晚上11点,当潘志荣终于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感到胸口憋闷上不来气,一进门便昏倒在地。
后来医生告知家人,潘志荣由于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当他醒来时,妻子抓住他的手,泪流不止。
潘志荣的爱人说,“老潘”工作太忙了,这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坐在一起合影。
潘志荣的纯真质朴,也感染了家人。“30年来,他在多个岗位上工作过,让人们羡慕的权力越来越大,可老潘没变,我们的日子也没变,依旧平平淡淡清清苦苦。”杨淑梅说。
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潘志荣在作报告。
从检30年来,潘志荣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2次,分别被包头市委、市政府、市检察院、达茂旗委评为“劳动模范”“优秀检察官”“爱岗敬业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今年2月26日,潘志荣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面对未来,潘志荣说:“感恩的同时,我有两个心愿。
一个大心愿:期盼我们的法治更加完善、草原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
一个小心愿:只要我穿一天检服,戴一天神圣的检徽,我就要好好为牧民服务。”
文字&摄影/郑赫南 范德银 闫昭 高顺华 郝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