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而言之,毛泽东时代之反腐模式,过度依赖政治运动,而政

这种反腐模式,有一个致命缺陷,即不可避免地会将单纯的反贪腐运动,与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杂糅到一起,最终失却运动的本来面目。(图为“文革”期间对东北局及辽宁省委负责人的批斗)...

2016-11-29

战火初熄时节,反腐多依赖高层领导的个人严厉督导

如1950年1月8日,邓小平致信川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提出警告:“根据我们在重庆了解,部队享乐思想,实际上是团以上干部的思想;不愿驻乡村,不愿到小城市,不愿住无电灯的房子,也是团以上干部的思想。而各高级首长能否以身...

2016-11-29

新政权首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反腐案件,是查处刘青山、

刘、张均曾担任过天津地委书记。该案举国皆知,据薄一波披露,缘于毛泽东于1951年12月29日指示《人民日报》必须于次日见报。刘、张二人被处决,也与毛泽东有关,据薄一波披露,河北省委向华北局提交的处理意见本来是“处以...

2016-11-29

刘、张案,实际上是“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

“三反”的操作模式,是由领导主持下的运动式的“坦白与检举”,毛泽东认为“全国可能需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除政府部门外,毛泽东还认为“军事系统各部门,特别是后勤部门,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问...

2016-11-29

文革结束,“运动反腐”寿终正寝。1979年,中共中央纪律

80年代最主要的反腐事件,是自1982年持续到1986年的“反腐纠风”。针对的是改革开放后,各级干部购买车、出国、公款旅游、以权经商等问题。自1982年2月至1986年7月,因“反腐纠风”受党纪处分者,高达6.7万人。(图为陈云...

2016-11-29

九十年代以来至今,反腐力度继续维持

 较有影响力的反贪腐案件颇多,如闫建宏案(原贵州省政协常委、省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宝森案(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副市长)、陈希同案(原北京市委书记)、成克杰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良宇案(原上海市...

2016-11-29

按指标、按比例分配“打虎”数目,是“三反”运动的标志

为示决心,毛泽东曾批示:“开除四百万党员还有一百八十万……在所不惜。”组织战役,层层分配“打虎”数字,并对“打虎”数量搞攀比,是其突破“三反”阻力的基本方式。据安子文报告,当日“全国打出一千万元以上的贪污分...

2016-11-29

80年代末90年代初,腐败风气再度回潮,邓小平特别指示“

 因邓小平特别指示“要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中央亦出台《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和政府: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坚决制止高干子女经商;3、取消领导人员少数食品的特供……。自1989年至199...

2016-11-29

60年代主要的反腐风暴,是在乡村搞“四清”,在城市搞“

四清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五反是“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为指导;但在具体操作模式上,毛泽东与刘少奇出现了严重分...

2016-11-29

“反腐”亦曾是“文革”浩劫的边缘衍生物

“文革”之口号,乃“打倒走资产阶级路线的当权派”。“打倒”之手段,自然包括揭露“当权派”的腐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文革”值得肯定,因“文革”之主旨并不在“反腐”,亦无多少反腐成效。(图为“文革”中极常见的批...

2016-11-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总共3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