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官慎权
慎始慎终慎欲慎权乃为官基本要求
青山区人民检察院          2016年11月21日  


    中央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至关重要。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选择什么样的官德是关键,把握如何培养官德是根本。笔者认为,慎始、慎终、慎欲、慎权是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一是慎始,谨防首次“出轨”。“欲善终当慎始”。明代的张瀚在他的文集《松窗梦语》中记载一个“新鞋踩泥”故事:一天,张瀚去拜见大思想家王廷相。王廷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了一则坐轿的见闻。说他有一天坐轿进城,从他的住地灰厂到长安街,有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子,途中遇雨。轿夫“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双脚踩进泥坑里,于是他“不复顾惜”……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这个故事比喻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起初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由于经不住诱惑,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便一发不可收拾。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想要关就难了。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非常重要。可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第一次”的人屡见不鲜。胡长清、李真、陈良宇等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李真受贿就是从收一条中华烟和一把刮胡刀开始的,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必须以坚决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对待之,锁牢“第一次”的闸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善始不易,善终更难。要做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必须要防止灰暗心理的滋生。从一些领导干部蜕变的过程中来看,堕落无不起始于不健康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攀比心理,他们盲目地同大款、大腕攀比,因而攀出了“羞涩”感,比出了“吃亏”感,企图通过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捞取不义之财;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及时行乐心理,在酒绿灯红面前丧失了警惕,对奢糜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热衷于用公款上赌场、进舞厅、包二奶,最后滑入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侥幸、冒险心理,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怀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的念头,不惜赌上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一些领导干部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在临近退职、退休之时,不是留恋工作,而是迷恋权力,不是重晚节,而是重晚利,利用即将离手的权力之柄,拼命地为自己贪钱敛财,以图富度晚年,享受余生,而最后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到法纪的严惩。因此,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意志,不要在成绩和功劳面前沾沾自喜,更不能以此为资本来谋取私利,要慎始敬终,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是慎欲,谨防纵欲无度。人都有七情六欲,不外乎贪欲、钱欲、物欲、官欲、色欲等,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对此,每个人都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严格把握好欲望的度,一个人的欲望多而无度,就会生贪心邪心。古人云:“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欲望往往是脱缰的野马,是决堤的洪水,欲望的放纵与不节制,必然最终导致自我毁灭。诸如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王宝森、李真,陈良宇、陈绍基和王华元等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所以“慎欲”历来是为官者修身做人的第一要则,当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各种诱惑多多,各样欲念横陈。对此,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实现个人的欲望,不能违背党纪国法,不能违背官德,要做到节而不过,遂而不纵,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真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拒得住腐蚀,顶得住美色,始终保持住***人的浩然正气与清纯的操守!

    四是慎权,谨防滥用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力就会有损人民。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谨防滥用权力,要切实去掉一个“私”字,就是要大公无私,要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注意克服一个“贪”字,心中不能有贪念,如果心中贪念不断,就会滥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私利,最终会落得可卑的下场;要惧怕一个“惩”字,要始终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和“莫伸手,伸手必被促”的道理,只有惧怕一个“惩”字,就不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要奉献一个“情”字,对人民群众必须要有深厚的感情,必须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