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攀附权贵,洪皓两度拒婚

洪氏家族从培养孝子贤孙入手,孕养族人忧国爱民的品德。南宋的洪皓、明代的洪钟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自律、为民、爱国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也起到了德化士风的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一个...

2016-11-21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严惩腐败分子,加强追逃追赃工作。“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我们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同时,我们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2016年1...

2016-11-21

传统廉政文化如何古为今用

鲁纪宣儒、道、墨、法、兵、刑名、阴阳、纵横、方术、农、医等思想学派百家荟萃;孔子、孟子、孙子、孙膑、墨子、鲁班、王羲之等历史文化名人烁古耀今;廉政思想开山鼻祖周公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良相诸葛亮,...

2016-11-21

从孔子身上看清廉节俭为政思想

据《论语•尧曰》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向他请教怎样当官。他说了几条,其中两条是:“惠而不费”和“欲而不贪”,意思是说,为政者可以过舒适的日子,但不要挥霍浪费,可以有追求富贵的愿望,但不能非法贪占。这反映了...

2016-11-21

代有贤才,西溪洪氏成了钱塘望族

唐代以前,杭州西北都是水域,源于留下小和山的西溪是其中最美丽的风景。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接踵,芦汀沙溆遍布其间,景致极为清幽,有着“古荡西溪天下闻”的美誉。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孕育了...

2016-11-21

回首"文革"说腐败:70年代干部贪污50万

“文革”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这是国内国外许多人都感叹的事情。“文革”在中国,这不用解释。“文革学”在国外,则是说,对“文革”的资料收集、整理,对“文革”从各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海外不少相关机构,取得了颇为...

2016-11-21

孔府家风故事三则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终于民国时期(1935年),承袭了32代,近900年。历代衍圣公都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泽被,以及为政以德的孔氏...

2016-11-21

中国古代部分廉政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7子罕季文子孙叔敖子产石奢公仪休西门豹子罕,春秋时期的宋国司城。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

2016-11-21

遗子孙黄金满籝,不如教之一经

【童声诵读】来!汝孙听我戒,在心记。于人须泛爱,周穷恤匮,尤亲其贤。弗忽弗怠,事恒有赖。容,德乃大;忍,事乃济。毋专利,毋恃势。害人身先害,坏人家先坏。洪氏祖训以“孝以事亲,义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为核心内涵...

2016-11-21

一块腊肉的故事

八十六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原“中央苏区县”广东省南雄县留下的光辉足迹,现在老区人民仍旧记忆犹新;他在南雄留下的清廉故事,在老区人民中口口相传,成为教育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笔者认为,朱德的清廉故事...

2016-11-21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总共19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