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鱼太守”羊续

东汉时,羊续任庐江太守。一天,羊续的下属府丞焦俭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住焦俭的一片好心;收吧,有违自己为官清廉的道德规范。但眼前焦俭的盛情难却啊,...

2016-11-22

“天下第一清官”施世纶

施世纶系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年仅27岁的施世纶就任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他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

2016-11-22

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

包拯(zhěng)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

2016-11-22

不使心灵留污点的司马迁

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到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惊呼:“太美了,真是稀世之宝啊!”司马迁亦抚摸着玉璧赞叹道:“如此圆润光洁,真是白璧无瑕啊...

2016-11-22

杜甫拒开“后门”

杜甫生不逢时,一生颠沛流离,艰苦备尝。唐代宗广德二年,经两川节度使严武举荐,他当上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虽然有了个官职,但俸禄菲薄难以温饱。一天,一位客人远来,说是久仰先生诗名,特来送给他一条价值千金的丝织锦褥...

2016-11-22

父清子廉留美名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皆以清廉著称于世。魏文帝时,胡质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其子胡威,晋武帝时官至青州刺史。胡质在曹操当政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他之所以日后官职显要,...

2016-11-22

官清若竹、 爱民若赤的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44岁中进士,居家候官4年,后被任山东范县令。到任后,他常常不坐官轿,身着便服,脚穿草鞋,下乡察访。无论去哪里,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肃静”、“回避”的牌子。...

2016-11-22

清廉俭朴、后世景仰的晏婴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丞相晏婴却清廉俭约,深为后人所称道。晏婴平时只穿粗布衣服,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时穿,并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他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天,...

2016-11-22

唐太宗劝廉 “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为劝诫臣下恪尽职守,廉洁勤政,给文武百官写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

2016-11-22

一生清正、万世流芳的崔戎

崔戎,字可大,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他由科举入仕,以关心百姓疾苦利害为己任,积极主动地为百姓办好事。在担任剑南宣抚使时,他上疏朝廷,请求废止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姜芋钱”,取消税外增税,使百姓负担合理,公私兼...

2016-11-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总共25篇文章